2025年564分能考软件工程专业吗 564分软件工程专业大学推荐
时间:
填报指导
根据往年的分数线来看是可以考上的。2025年高考564分左右能上的软件工程专业大学包括: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湖南工业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闽南师范大学等,对于希望报考软件工程专业的考生来说,这个分数段提供了多种选择,具体内容接着往下看吧!
2025年564分能不能考上软件工程专业
根据往年各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的录取分数线来看,564分可以考上软件工程专业。但考生需要注意,具体录取分数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考生的省份、科目类别等,具体以各省当年的实际情况为准。
了解院校背景:考生在选择学校时,除了关注分数线,还要了解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质量、就业情况等。
专业选择:软件工程专业虽然热门,但报考人数多,竞争激烈,也可以考虑其他相关专业进行学习。
地区差异:不同省份的录取分数线有所不同,考生应根据自己所在省份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学校。
2025年564分软件工程专业的大学推荐
2025年564分考生可以考虑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闽南师范大学和沈阳化工大学,这些学校在该领域具有优势。根据往年分数来看,软件工程专业564分2025能报考的院校有:
年份 | 省份 | 科类 | 录取批次 | 院校名称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2024 | 广西 | 物理 | 本科批 | 江苏科技大学 | 561 | 20793 |
2024 | 四川 | 理科 | 本一批 | 福建师范大学 | 539 | 83354 |
2024 | 广东 | 物理 | 本科批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559 | 59964 |
2024 | 浙江 | 综合 | 一段 | 闽南师范大学 | 529 | 136047 |
2024 | 河北 | 物理 | 本科批 | 沈阳化工大学 | 514 | 101439 |
2024 | 江西 | 物理 | 本科批 | 湖南工业大学 | 550 | 39104 |
2023 | 陕西 | 理科 | 本一批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551 | 14858 |
2023 | 山西 | 理科 | 本一A | 湖南师范大学 | 514 | 27801 |
2023 | 云南 | 理科 | 本一批 | 长沙理工大学 | 545 | 19830 |
2023 | 湖北 | 物理 | 本科批 | 武汉工程大学 | 550 | 46527 |
2023 | 贵州 | 理科 | 本一批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535 | 16962 |
2023 | 吉林 | 理科 | 本一批 | 西南大学 | 564 | 5040 |
2023 | 福建 | 物理 | 本科批 | 新疆大学 | 561 | 24689 |
2023 | 四川 | 理科 | 本一批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 563 | 45481 |
2023 | 河南 | 理科 | 本一批 | 兰州交通大学 | 555 | 64505 |
2023 | 贵州 | 理科 | 本一批 | 厦门大学 | 552 | 12333 |
2023 | 浙江 | 综合 | 一段 | 新余学院 | 522 | 138710 |
2023 | 浙江 | 综合 | 一段 |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 534 | 125093 |
2023 | 天津 | 综合 | 本科A段 | 天津科技大学 | 553 | 23667 |
2023 | 江西 | 理科 | 本一批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 540 | 37665 |
2022 | 四川 | 理科 | 本一批 | 长春理工大学 | 525 | 73036 |
2022 | 江西 | 理科 | 本一批 | 厦门大学 | 560 | 17826 |
2022 | 云南 | 理科 | 本一批 | 湖南科技大学 | 525 | 35127 |
2022 | 四川 | 理科 | 本二批 | 重庆邮电大学 | 564 | 40268 |
2022 | 安徽 | 理科 | 本一批 | 武汉工程大学 | 545 | 42974 |
2022 | 上海 | 综合 | 本科批 | 四川大学 | 564 | 4568 |
2022 | 重庆 | 物理 | 本科批 | 海南大学 | 515 | 35260 |
2022 | 湖北 | 物理 | 本科批 | 宁夏大学 | 558 | 25239 |
2022 | 湖南 | 物理 | 本科批 | 青岛大学 | 556 | 27941 |
2022 | 江苏 | 物理 | 本科批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559 | 45931 |
以上这些学校的软件工程专业往年录取分数线在564分左右,适合各位考生报考。考生在报考软件工程专业时,要提前了解各校招生要求,包括选科要求、身体条件等,确保自己符合报考条件;还要充分了解专业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实践机会等方面的信息,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