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八大行星
时间:
招考资讯
行星的定义包括三个要点:首先,必须围绕恒星运行;其次,质量要足够大,能凭借自身引力形成圆球状;最后,其轨道附近应无其他物体。根据这一定义,太阳系中的行星仅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这八颗。
数十年来,科学界一直认为太阳系有九大行星。然而,随着一颗比冥王星更大、更远的天体的发现,冥王星作为大行星的地位引发了激烈争议。
2006年8月24日,在布拉格召开的第26届国际天文联会通过的第5号决议中,冥王星被重新分类为矮行星,从而被从太阳系九大行星的名单中剔除。
冥王星虽然质量足够大,能形成圆球状,但未能清除其轨道附近的其他物体,因此符合“矮行星”的定义。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也确认了冥王星的矮行星身份。
因此,冥王星被归类为矮行星,太阳系行星数量由此减少为八颗。
尽管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以及冥王星中,有些“天文学家”曾私自将冥王星归为“矮行星”,但这一做法难以站得住脚。
一方面,冥王星的发现基于一个错误的理论;另一方面,当初对其质量的估算存在误差,错误地将其列入了大行星的行列。因此,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上,冥王星的地位问题成为了焦点,天文学家们为此提出了各种方案。
2006年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26届大会经过两千余天文学家的表决,最终决定太阳系只有八大行星,冥王星不再被视为行星,而是被列入“矮行星”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