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科技学院招生代码是多少 附专业代码对照表(2025参考)
时间:
大学介绍
黄河科技学院的招生代码包括国际通用代码和各省的招生代码。黄河科技学院国际通用代码是11834,这是由教育部统一编排的学校标识码的后五位,此外,黄河科技学院在各省的招生代码有所不同,比如,在海南招生代码是1589,在天津招生代码是0609,在河北招生代码是1085等,具体代码应以当年各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招生计划为准。

黄河科技学院在各省招生代码是什么
各省的招生代码可能会因招生要求、招生专业的不同而有所变化。院校代码是指全国各高校在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类似于学校的“身份证号”,用于查询学校信息。 以下是2024年黄河科技学院在各省院校标准代码,供2025年考生参考!
| 序号 | 省份 | 院校招生代码 |
|---|---|---|
| 1 | 海南 | 1589 |
| 2 | 天津 | 0609 |
| 3 | 河北 | 1085 |
| 4 | 四川 | 4181 |
| 5 | 山西 | 5282 |
| 6 | 内蒙古 | 395 |
| 7 | 湖南 | 4113 |
| 8 | 广东 | 11834 |
| 9 | 陕西 | 5430 |
| 10 | 云南 | 4148 |
| 11 | 福建 | 2795 |
| 12 | 甘肃 | 2588 |
| 13 | 湖北 | H609 |
| 14 | 山东 | B834 |
| 15 | 浙江 | 4219 |
| 16 | 吉林 | 4135 |
| 17 | 河南 | 6130 |
| 18 | 广西 | 11834 |
| 19 | 安徽 | 1760 |
| 20 | 宁夏 | 4150 |
| 21 | 江苏 | 8501 |
| 22 | 江西 | 2526 |
| 23 | 新疆 | 1893 |
黄河科技学院各专业招生代码
黄河科技学院不同专业招生代码是不一样的,以下是2024年黄河科技学院各专业招生代码,以河南为例:
| 序号 | 专业名称 | 专业招生代码 |
|---|---|---|
| 1 | 临床医学 | 24 |
| 2 | 会计学 | 39 |
| 3 | 农业工程 | 54 |
| 4 | 医学影像技术 | 60 |
| 5 | 医学检验技术 | 59 |
| 6 | 商务英语 | 32 |
| 7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6 |
| 8 | 土木工程 | 53 |
| 9 | 城乡规划 | 35 |
| 10 | 大数据与会计 | 05 |
| 11 | 学前教育 | 28 |
| 12 | 工商管理 | 38 |
| 13 | 工程管理 | 37 |
| 14 | 广播电视编导 | 69 |
| 15 | 康复治疗技术 | 04 |
| 16 | 建筑学 | 34 |
| 17 | 建筑工程技术 | 01 |
| 18 | 戏剧影视文学 | 68 |
| 19 | 护理 | 03 |
| 20 | 护理学 | 36 |
| 21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50 |
| 22 | 新能源汽车工程 | 40 |
| 23 | 日语 | 31 |
| 24 | 智能感知工程 | 41 |
| 25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49 |
| 26 | 机械电子工程 | 38 |
| 27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36 |
| 28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37 |
| 29 | 法学 | 27 |
| 30 | 物流管理 | 41 |
| 31 | 物联网工程 | 48 |
| 32 | 现代物流管理 | 07 |
| 33 | 生物信息学 | 35 |
| 34 | 电子信息工程 | 44 |
| 35 | 电子商务 | 06 |
| 36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43 |
| 37 | 纳米材料与技术 | 42 |
| 38 | 经济学 | 24 |
| 39 | 网络与新媒体 | 33 |
| 40 | 网络空间安全 | 51 |
| 41 | 英语 | 30 |
| 42 | 药学 | 57 |
| 43 | 药物制剂 | 58 |
| 44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6 |
| 45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02 |
| 46 | 财务管理 | 40 |
| 47 | 质量管理工程 | 42 |
| 48 | 车辆工程 | 39 |
| 49 | 软件工程 | 47 |
| 50 | 运动康复 | 29 |
| 51 | 通信工程 | 45 |
| 52 | 金融学 | 25 |
黄河科技学院怎么样
截至2024年4月30日,学校有教职工2200多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近50%,青年教师中80%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拥有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等高端人才150余人,拥有工程师暨教师、律师暨教师、高级经济师暨教师、会计师暨教师等各类“双师型”教师800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