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河北 \ 志愿填报 \ 志愿填报 \ 正文

新高考河北578分左右可以上哪些大学 2026院校名单推荐

时间: 河北 志愿填报

2026年新高考河北578分左右可以上哪些大学?下面学究网小编根据学究网志愿提供的数据推荐一下2026年新高考河北578分左右能上的大学,其中有:南京体育学院分数线为580分录取批次为本科提前批B段、重庆理工大学分数线为572分录取批次为本科批、沈阳建筑大学分数线为572分录取批次为本科批、华东师范大学分数线为576分录取批次为本科提前批C段、延安大学分数线为575分录取批次为本科批、汕头大学分数线为573分录取批次为本科批等等,具体名单请见下文表格:

2026年新高考河北578分左右可以上的大学名单

院校名称 所在地 科目 分数线 批次
宁夏师范大学 宁夏 物理类 571 本科提前批B段
大理大学 云南 物理类 577 本科提前批B段
西北民族大学 甘肃 物理类 577 本科提前批B段
中国美术学院 浙江 物理类 578 本科批
杭州师范大学 浙江 物理类 574 本科提前批B段
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 历史类 575 本科批
哈尔滨医科大学 黑龙江 历史类 579 本科批
云南警官学院 云南 历史类 573 本科批
沧州师范学院 河北 历史类 578 本科提前批B段
石河子大学 新疆 历史类 576 本科批
华东交通大学 江西 历史类 574 本科批
中国消防救援学院 北京 物理类 575 本科提前批A段
南京林业大学 江苏 物理类 574 本科批
海南大学 海南 物理类 574 本科批
大连民族大学 辽宁 物理类 575 本科提前批B段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 物理类 575 本科批
沈阳化工大学 辽宁 物理类 579 本科提前批B段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河北 历史类 573 本科提前批B段
辽宁师范大学 辽宁 历史类 576 本科批
无锡学院 江苏 历史类 580 本科批
中央美术学院 北京 物理类 579 本科批
新疆师范大学 新疆 物理类 574 本科提前批B段
东北林业大学 黑龙江 物理类 574 本科提前批B段
长春大学 吉林 物理类 576 本科提前批B段
四川师范大学 四川 历史类 572 本科批
中国计量大学 浙江 物理类 578 本科批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上海 历史类 572 本科批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 历史类 571 本科批
上海海洋大学 上海 物理类 574 本科批
山西财经大学 山西 物理类 576 本科提前批B段
南京财经大学 江苏 物理类 574 本科批
南京工业大学 江苏 物理类 576 本科批
上海体育大学 上海 物理类 575 本科批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 安徽 物理类 580 本科提前批B段
晋中学院 山西 历史类 580 本科提前批B段
齐齐哈尔大学 黑龙江 物理类 575 本科提前批B段
南通大学 江苏 历史类 579 本科批
吉林师范大学 吉林 物理类 579 本科提前批B段
江汉大学 湖北 物理类 580 本科批
淮北师范大学 安徽 物理类 578 本科提前批B段
云南大学 云南 物理类 580 本科批
浙大城市学院 浙江 历史类 573 本科批
苏州科技大学 江苏 历史类 580 本科批
西安工业大学 陕西 历史类 573 本科批
延边大学 吉林 物理类 574 本科批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 物理类 576 本科提前批C段
广东财经大学 广东 物理类 579 本科批
内蒙古大学 内蒙古 物理类 576 本科批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湖北 物理类 580 本科提前批B段
洛阳师范学院 河南 物理类 573 本科提前批B段

注意:不同大学招生政策和录取标准也有所不同。有的大学可能对少数民族考生、农村考生等有特殊政策,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应提前了解这些政策,以便更好地规划考生的志愿。

大学简介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坐落于素有“海滨邹鲁”之誉的历史文化名城福州,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斐然的百年省属高等学府。学校肇始于1907年清朝帝师陈宝琛先生创办的“福建优级师范学堂”,后由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福建协和大学、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等单位几经调整合并,于1953年成立福建师范学院,1972年易名为福建师范大学并沿用至今。2012年,福建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被确定为福建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2018年被确定为福建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022年被确定为福建省第二轮“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

南京工业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办学历史溯源于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2001年由化工部南京化工大学与建设部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历史底蕴深厚、学科特色鲜明、办学成果丰硕。是首批国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牵头高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学校秉承“明德、厚学、沉毅、笃行”的校训,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形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鲜明特色。

学校设有11个学部,28个学院,各类学生4万余人。涵盖工、理、管、经、文、法、医、艺、教9个学科,拥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9个,博士专业学位授予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3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21个。在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获评A等级,材料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获评B+等级。截至目前,学校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物理学、农业科学等7个学科进入全球基本科学指标(ESI)前1%,其中,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学校ESI综合排名进入全球500强,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58位。泰晤士高等教育2024年世界大学排名位列中国内地高校并列第41-57位;自然指数2024年度排名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43位;软科2024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位列第308名,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54位。

长春大学

长春大学坐落在素有“北国春城”之称的吉林省长春市,是一所底蕴厚重、特色鲜明的省属综合性大学。学校现有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02万平方米。

学校前身是1949年由原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创办的长春工业会计统计专门学校,为新中国培养了第一批工业会计统计人才。在同步国家发展与时代变革中学校数次易名,1983年更名为吉林机电专科学校。1987年经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原吉林科技大学、吉林机电专科学校、长春外国语专科学校、长春职业大学4所学校合并,组建长春大学。2000年原吉林省林业学校并入。